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预防心血管病,要6个“少吃”

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尤其要注意6个少吃: 饭吃八成饱、少吃饱和脂肪、少吃反式脂肪、少吃胆固醇、少吃盐和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近日,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在线发布声明,针对有慢性病的患者、不同

尤其要注意6个少吃:饭吃八成饱、少吃饱和脂肪、少吃反式脂肪、少吃胆固醇、少吃盐和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近日,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在线发布声明,针对有慢性病的患者、不同年龄段人群、营养素补充及其他因素提出了预防心血管病的10个营养原则。

儿童应防肥胖,老人要注意补充营养

此外,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的声明指出,社会决定因素也影响饮食。个人在获取食物和社会资源方面存在不平等会影响健康饮食。根据中国疾病负担报告,高钠摄入、饮酒、谷类摄入不足、水果摄入不足、坚果摄入不足、蔬菜摄入不足、低ω-3、纤维摄入不足、豆类摄入不足和多不饱和脂肪摄入不足等饮食因素均与疾病负担增加有关。

【来源:平陆疾控】

一些研究显示,抗氧化剂混合物和烟酸等增加心血管风险;钙补充剂,尤其以较大剂量服用以及不与维生素D同时服用时,或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而食物来源的钙则无此风险。

证据尚缺乏不建议服用

心血管病是导致我国乃至全球死亡最主要的一类疾病,而不健康饮食是全球心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的声明指出,儿童从小就应防肥胖。应尽早开始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强调通过对饮食习惯进行小改变,制定有重点的、可行的、可衡量的营养相关目标。

那么,有慢性病的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对于儿童,美国心脏协会提出7个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4种健康行为(不吸烟、理想体重、多运动和健康饮食)和3种健康因素(理想血压、血脂、血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日前发表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发现,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中,达到7个理想的健康指标者仅占1.7%,70%的人运动不足和饮食不健康。

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要防止体重增加和肥胖,有效减重和进行体重管理,可延缓糖尿病进展。

既然老人可考虑服用补充剂平衡营养,那么维生素补充剂是否适用于所有人?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的声明指出,随机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据表明,普通人补充复合维生素或矿物质,不能预防心血管病。不建议通过补充维生素的方式来预防心血管病。

维生素补充剂

声明还建议,多学科联合来防控心血管病。为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鼓励请营养师会诊。

尽管有证据表明,植物甾醇/甾烷醇、黏胶纤维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但由于净获益、费用和长期持续使用可操作性不明,证据仍不明确。绿茶、姜黄等植物补充剂配方尚未标准化,且可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有导致急性肝损伤的风险。

尤其要注意6个少吃:饭吃八成饱、少吃饱和脂肪、少吃反式脂肪、少吃胆固醇、少吃盐和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众所周知,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2019年我国61%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所致。而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30年来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下降是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原因之一。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副教授指出,均衡营养、科学膳食是免疫之本。

特殊人群

心血管病往往与慢性病相伴相生。临床医学研究指出,饮食生活状态改变,导致高血糖、高血脂,这都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直接损伤血管,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另外,中国疾控中心曾发文指出,糖尿病是体内糖类代谢异常所造成血糖值很高的疾病。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容易发炎、阻塞而导致血管病变。若糖尿病伴随高脂血症,对血管是双重伤害,死亡率极高。

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最佳饮食方式

文章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nxxgbzz.cn/zonghexinwen/2022/0721/371.html



上一篇: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运用新型射频消融系
下一篇:250斤小伙突发无休止室速 市一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