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我学者研制出IVUS-OCT一体机,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

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 衣晓峰 田为 今年76岁的王先生,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一周前在家突然剧烈胸痛,感觉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放散至后背、双肩,持续半个小时不缓解,被家人送往当地

作者:衣晓峰 田为

今年76岁的王先生,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一周前在家突然剧烈胸痛,感觉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放散至后背、双肩,持续半个小时不缓解,被家人送往当地医院给予静点药物处置,病痛稍有缓解后,迅即转诊到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分院,经于波教授团队全面检查发现,王先生冠脉狭窄十分严重,且已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少量血栓,斑块负荷较大。根据病情程度,专家认为介入治疗是解决狭窄的首选方法。

能不能把上述两项检测技术创新性地融合到一起,达到穿透力与分辨率完美“联姻”的目的?沿着这一科研思路,早在2015年,于波和他的团队就立项并开展了“IVUS-OCT双模成像系统及成像导管研发”。历时7年之久,终于研制成功了国际上首个应用于临床的“IVUS-OCT一体机”。这项新型血管内成像技术集光学成像、声学成像、硬件和软件于一体,实现了利用一根导管、一次扫描成像就能获得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诊断数据。其中,血管内超声扫描速度每秒达40毫米,较之前提高了20多倍;并且OCT扫描长度也增加了1倍,达每秒150毫米,确保了操作精准简便,减少了患者造影剂的使用,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今年5月下旬,“IVUS-OCT一体机”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注册证书,并正式上市。

据介绍,作为血管内影像学常见的检测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被视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前者采用血管内超声成像原理,可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但缺点是空间分辨率差;后者是利用近红外光成像原理,分辨率更高,可理想地对比斑块成分,如脂质、钙化、纤维组织和血栓等,而其成像穿透深度却很有限。因此,单一的IVUS或OCT很难完全提供血管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有时为了确诊冠心病病因及严重程度,患者不得不需要分别接受IVUS和OCT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分院院长于波教授利用自行研制的IVUS-OCT双模成像系统及成像导管,带领团队于日前完成了全球首例用其全程指导的心肌梗死介入手术。借助这一高分辨率、高穿透力的“火眼金睛”,患者血管全貌、血管结构和病变性质全部清晰地显现在术者眼前,使冠心病的诊治不仅更加准确还更加“精简”,得以更好地指导冠心病介入手术,真正满足了临床个性化需求。

术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波教授表示,IVUS-OCT一体机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制,体现了我国在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能力和装备水平,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弯道超车,为我国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为全球范围内冠脉介入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经过与患者家属沟通,于波院长决定为其施行“IVUS-OCT一体机全程指导下病变血管介入术”。术中,在IVUS-OCT一体机的加持下,一根导管一次回拉就使血管全貌、血管结构和病变性质的三维管腔管壁等情况尽收眼底,极大方便了医生选择更简单、更精准的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仅用时20分钟,于波团队就为患者的前降支病变血管位置精准植入了两枚支架。术后王先生转回到普通病房,他高兴地对医生说:“这么快做完了手术,我的心里感觉敞亮了许多,一点都不堵了!”

文章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nxxgbzz.cn/zonghexinwen/2022/0908/384.html



上一篇:睡好觉,可防7成心血管病!睡觉时这些症状或是
下一篇: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技术成果亮相“九八”投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