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发表论文(天天锻炼的人和天(2)

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高血压患者怎样调理饮食平安过冬? 又到了心血管病高发期,高血压患者如安过冬? 天津市泰达医院李青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血压波

高血压患者怎样调理饮食平安过冬?

又到了心血管病高发期,高血压患者如安过冬?

天津市泰达医院李青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血压波动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主要诱因。 急性心肌梗塞、猝死、脑血栓、脑出血等,多发生在冬季或气温骤降时,是因为寒流袭来导致血压上升。

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遇到负低温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升高7/3mmHg。 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上升1.3mmHg,舒张压上升0.6mmHg,气温越低,血压越高。

这是因为身体突然冷却的话会分泌肾上腺素,使表皮的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肾上腺素不仅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还能激活另一个程序—RA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后者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寒冷季节,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管理好血压。

1、请保持暖和。 高血压患者最避免忽热忽冷。 寒流来临时立即增加被褥,早晚外出要戴帽子或口罩,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 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最好在大厅稍微站一会儿再出门,有“温度缓冲”。 中老年人晨练不要太早,最好上午9点~10点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出门。

2、血压监测:进入冬季,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血压监测,及时发现血压变化。 一般来说,上午10点和下午5点是一天血压的两个高峰,如果在这两个时间段测量血压没有问题,血压基本达到。

3、调整用药:冬季血压升高是高血压的“自然规律”,进入冬季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降压药品种或剂量。 一般来说,近年来新上市的沙坦类和氨氯地平类降压药均为长效药物,作用持久平稳,应优先选择,尤其是沙坦类降压药具有阻断RAAS系统的功能。 另外,这两种药每日口服一次即可,一般从早上开始空腹口服,不需要随身携带。

4、有规律的饮食:寒冷地区的人们一到冬天就多补食,多吃肉类等高热量的食物和酒,这些对高血压来说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遵循科学规律饮食,低盐、低脂肪、控烟节制饮酒。

5、保证充足的睡眠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精神饱满,精神饱满,才能有更好的体力抵御疾病的侵袭。

总之,一旦发生高血压急性并发症,往往会来势汹汹,所以最好的治疗就是平时平稳控制血压。

世卫组织公布十大致死病因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十大致死病因中,多年位居首位。 很多年轻人认为心血管病是只有老年人才能得的疾病,但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年轻人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猝死频发,非常遗憾。

心血管疾病涉及心血管系统的多个方面,一般指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引起的心脏及全身组织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日发布的《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显示,心血管病现有患者3.30亿人,死于这种疾病的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可以说是一种“话锋一转”的疾病。

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日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学者发表了全国31个省98.3万人的相关研究论文,指出了不同危险因素与不同地区人群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研究显示,10.3%的居民是高心血管病风险人群。 大陆7个地区不同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标准化率不同,主要危险因素也各不相同。 其中,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标准化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为12.6%,华南地区最低,占8.0%。 主要因素的主要差异如下

)1)华北地区——肥胖与高血压;

)2)东北地区——副食不合理(包括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瘦肉摄入过多);

)3)华南地区——主食不合理,代谢(血脂和血糖)异常及体力活动不足。

研究涉及的12种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如下

1 .血压高)140/90mmHg );

2 .总胆固醇偏高(5.0mmol/L );

3 .高血糖(7.0mmol/L );

4 .超重或肥胖) BMI25 kg/;

5 .吸烟:

6 .饮酒;

7 .低全谷物摄入:

8 .低水果摄入:

9 .低蔬菜摄入:

10 .低豆类摄入:

11 .高瘦肉摄入:

12 .代谢和低体力活动。

另外,心血管病与遗传、年龄、情绪、睡眠、空气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他因素也需引起重视。 但是,本研究仅在上述范围内讨论。 在这12个危险因素中,明确了饮食因素占一半。 因此,合理饮食,在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病,既要保证全谷物、水果、蔬菜、豆类的摄入,减少红肉的摄入,又要控制脂肪摄入的类型和重量,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摄入。

文章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nxxgbzz.cn/zonghexinwen/2022/1207/394.html



上一篇:猪油是心血管病的加速剂?老一辈人常吃猪油,
下一篇: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那什么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